车展网

主页
分享车展新闻

长城“赶不上”蜂巢能源

来源: 盖世汽车 时间:2022-12-24 09:06:51 阅读量:10058   

十年前,电池企业靠产品技术取胜,五年前,我们靠差异化定位取胜,但在TWh时代,企业需要依靠技术+制造才能取胜蜂巢能源CEO杨洪信踌躇满志,毫不犹豫地将触角伸向产业链上游,试图在动力电池高度碾压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三年来,蜂巢能源围绕创新技术,成本控制,规模效应等相关领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加快升级步伐叠层电池,无钴电池,短刀电池,蜂云平台,车规级工厂纷纷出现,争夺动力电池体系的话语权

而如何持续依靠技术+制造形成有效的综合竞争力,是每个时代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回答的问题蜂巢能源也在最近的电池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蜂巢的技术野心

在电池技术领域,蜂巢能源发布了新一代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龙鳞电池龙鳞电池的初衷并不复杂,只是为了满足过充技术对电池安全性的进一步要求,降低能量密度增加带来的制造成本

因此,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龙鳞电池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首先,热电分离提高了安全性即热失控泄压区和电气连接区相互独立,可以大大降低热失控时内部高压飞弧和着火的故障概率此外,龙鳞电池还采用了高强度钢+弹性支架的设计,为热失控建立了安全稳定的泄压通道,提供了强大的承重和保护缓冲,避免了因碰撞导致的电池组故障

第二,高集成度增加续航能力电池层面,龙鳞刀电池的电池组效率高达76%,续航800公里以上,高锰铁镍电池续航900公里以上,三元锂电池续航1000公里以上

第三,换热能力强龙鳞电池采用上下双面水冷设计,让电芯与散热板大面积接触,让散热板快速带走电芯热量,尤其在800V过充的情况下,换热能力可提升70%

第四,成本大幅下降通过提高集成度,与蜂巢第一代矩阵电池组相比,龙鳞电池组结构件减少20%,整机重量减轻10—20kg

第五,兼容性高通过调整短刀电池的厚度和长度,龙鳞电池可以兼容A00到C级车

根据消息显示,龙鳞电池将安装在2023年的量产车型上,包括2023年10月量产的一款SUV车型和一款coupe车型。

在制造技术领域,蜂巢能源还发布了第三代层压技术——飞行层压技术。

与蜂巢能量上一代层压技术相比,采用第三代飞行层压技术的层压机占地面积减少45%以上,效率提高200%以上数据显示,蜂巢能量第一代层压技术效率为0.6秒/片,第二代效率为0.45/片第三代飞栈技术的效率达到了0.125秒/片

此外,第三代飞叠技术还集成了极片放卷,切割,CCD在线监测叠片,热压等功能,缩短了极片卷绕到叠片的板材传递,降低了极片切割到叠片的加工精度差,大大提高了电池的良率和产品安全性。

对内,蜂巢能源努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寻求差异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电池容量,对外,也在通过飞栈技术授权进行开放,进一步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释放供应链价值。

当然,蜂巢能源之所以敢于开拓新的制造技术,是因为它已经储备了先进的激光技术和物流技术的第四代层压技术,预计明年年底推出,其效率和制造水平仍在稳步上升,

另一方面,蜂巢能源也在尝试打破垂直整合,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体系毕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激进的时代,没有人有独立的能力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福迪等核心供应商的强势崛起,倒逼蜂巢能源向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蜂巢能源,或者说长城,能够以开放的姿态实现技术换市场,真正让品牌和行业破茧而出,成为产业链的规则制定者。

机会总是伴伴随着风险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无论是头部势力的表现还是行业整体数据都趋于平和正是从今年开始,动力电池行业大举扩张,关于产能过剩的预警越来越响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增表示,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出货量为1200GWh,产能明显过剩换句话说,当2023年,2024年动力电池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时期,过去基于纯买卖关系的产业链已经无法满足新周期的需求

蜂巢的做法是大力拓展新领域,发展乘用车以外的工程机械和商用车市场,进入动力电池以外的储能市场。

据预测,到2025年,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将接近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将达到2TWh蜂巢能源在储能领域找到了动力电池的第二条增长曲线目的是提前布局过剩市场,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轮驱动策略抢占先发优势

围绕这一战略思路,蜂巢能源确实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两大核心板块拓宽了产业生存边界可以看到,从材料公司锂白科技到专攻工业OS的章鱼博士,从主管储能的蜂巢智能存储到完成再生资源的腾青青等等,蜂巢能源正在打通整个行业的生态链而这些板块将开启独立融资进程,不断冲击蜂巢能源和长城汽车的发展高度

从储能业务布局来看,蜂巢能源将主要围绕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和家用储能,充分发挥磷酸亚铁锂在中国的资源优势,蜂巢刀的优势和光伏风电,新能源在中国的巨大战略优势,以动力电池为核心,储能业务为载体,构建全新的生态模式最终2025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0%,成为全球前5

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适应产业周期的新变化,蜂巢能源还升级了去年电池日发布的蜂领战略,将围绕品类创新战略,AI智能制造战略,蜂链生态伙伴战略,资本共创战略等四大战略,通过供应链协同,多业务互通,产业链赋能,进一步构建蜂巢生态。

蜂巢前的现实

可是在蜂巢能量面前,不仅仅是诗和远方,还有现在就连杨洪信也不得不承认,2023年是动力电池市场抢占份额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抓住机遇,赢得稳定的客源,进入下半场阶段,恐怕连生存都将异常艰难

这种难度其实从蜂巢能源的管理就能看出来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对长城汽车及子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9.8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6.95%2021年和2020年,该比例分别达到86.37%和98.68%

蜂巢能源有技术体系和成本控制的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困于长城垂直整合的封闭体系长城依赖症一直是蜂巢能源的老生常谈

当可以内卷化加剧的齿轮开始转动时,蜂巢能量的长城依赖也可以从两个角度重新解读第一,虽然蜂巢能源的主要客户仍然是长城,对外拓展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但在此基础上,很难进一步拓展外部客户

目前,蜂巢能源已拥有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汽车,鹏汽车,李,汽车,赛勒斯汽车,新能源汽车,思腾集团等多家国内外企业的订单从客户结构来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供应比例和数量处于较低水平

这也与当前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为了保证电池供应的稳定性,主机厂纷纷出逃,或自行研发电池与外部采购竞争,或加强供应链体系的多样性,引入众多供应商,为蜂巢能源扩大朋友圈创造了有力条件

这场可以席卷供应链的多元化风暴也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站在风口浪尖的机会除了广汽,蔚来等主机厂,还有很多动力电池企业,包括福迪,中创新航,郭萱高科,亿纬锂能等,也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分享着残酷而诱人的动力电池市场

那种恶性打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年内仅锂电池制造领域,新公布的投资扩产项目就多达94个,其中公布投资金额的有76个,总金额超过8747亿元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已宣布至少10个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二线动力电池供应商更惨根据测算,2023—2025年,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计划复合增长率为46%,明显高于一线厂商和全行业

产能过剩的隐忧背后是竞争加剧的隐忧为了消化如此大规模的产能,以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电池供应商无疑会想尽办法争夺客户

在动力电池领域,电池产品的R&D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但动力电池装车后,整车企业还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产品测试,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产品从研发到生产至少需要三年时间,R&D成本,测试成本,时间成本都相当高

当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标准化和可制造性任重道远时,主机厂一般不会更换已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更何况在补贴取消的前提下,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增速和渗透率都有放缓的迹象此时,蜂巢能源无疑很难赢得稳定的客户群

说到稳定客户,就不得不提蜂巢能源长城依赖症的第二个方面,即蜂巢能源不能过分依赖长城,但蜂巢能源的长期发展需要长城的全力支持现在长城明显慢了一点,很大程度上让蜂巢能源陷入了被动扩张的局面

在长城的规划中,2025年要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是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3年后长城的新能源汽车要达到320万辆,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无论从增速还是渗透率来看,长城新能源转型的进程都不尽如人意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零售普及率达到14.8%这一数字在过去的11月份迅速攀升至36.3%

长城怎么样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共销售120733辆,仅占总销量的12.1%这个成绩也是基于哈弗和威品牌的全面转型和欧拉品牌的提升顺带一提,蜂巢能源的相关电池产品并没有实现产品效益和市场口碑的裂变,从而缺乏一个证明技术实力的产品载体

看看你身边的竞争对手今年以来,比亚迪吉利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过20%就不用说了,长安自主乘用车也达到了18.5%左右即使是不被看好的奇瑞,新能源普及率也有19.6%这一系列的数字,是对长城和蜂巢能源的沉痛警醒

错过的机会和在新能源领域相对缓慢的发展和布局,正在把长城和蜂巢能源的未来推向未知。

不过,杨洪信在电池日表示,除了新能源品牌,明年一些大型车企也会调整节奏,加大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这是蜂巢希望抓住的结构性机会里面肯定有长城,蜂窝能源需要长城强大的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支撑

可以说,长城新能源矩阵的上限决定了蜂巢能量的下限,而蜂巢能量的上限则取决于技术制造体系和管理能力。

根据规划,蜂巢能源2025规划产能为600GWh,可满足1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

600GWh容量是什么概念直观来看,2025年,当代安培科技的规划产能约为839GWh,比亚迪约为600GWh,中国新航约为500GWh,郭萱高科约为300GWh

根据其75%的产能利用计划,蜂巢能源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左右此外,继常州金坛生产基地之后,蜂巢能源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加快生产基地的建设,开始了产能扩张之战

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前在财报中的披露,即使仔细估算,每GWh的投资也需要3亿元由此计算,蜂巢能源若想实现600GWh的产能目标,总投资概率将超过2000亿元

而且目前蜂巢能源的产品线已经覆盖了电池,模块,电池组,储能电池系统等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领域,正在全力打通整个产业的生态链每一步对资源分配都有极高的要求

虽然蜂巢能源仅去年一年就完成了近200亿元的融资,并在上个月提交了科技创新板招股书,计划融资150亿元,其中超九成将扩大产能,但从目前预计的600亿元体量和手中的资金量来看,显然不足以支撑其宏大的商业梦想。

一直以来,蜂巢能源都在构思用资本思维做产业的解决方案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引入外部融资,登陆资本市场,二是借助资本力量投资产业链,控股和参股部分上游供应商

可是,这条资本扩张之路仍在被市场拷问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仅为6.64%,0.89%,3.23%和4.38%同期,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14.72%,23.14%,26.5%和28.19%

同期,蜂巢能源分别净亏损10.17亿元,13.01亿元,7.76亿元和3.47亿元,累计亏损超过34亿元究其原因,既有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的客观因素,也有相关产品尚处于生产初期,未形成规模效应的市场影响

好在对于未来,蜂巢能源有着清醒的认识历史机遇是要抓住的,但控制好节奏,避免过程中的过度投入和高成本也很重要至于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